
株洲市每年約有50天打雷 曾經一次雷擊8人遇難
近日,本報刊登了醴陵西山街道辦事處碧山村,一座有上百年歷史的石塔在上世紀60年代遭雷擊被掀掉塔頂的消息,這則報道引起了不少株洲市民的興趣:石塔又不導電,怎么會遭雷擊呢?
株洲市氣象局防雷中心副主任胡夏初介紹,高塔尖塔形,被雨水淋濕后導電可能是引起雷擊的原因。春季多雨,而株洲市區屬于高雷區,防雷問題不容忽視。
仙庾嶺高塔也曾被雷擊
石塔遭遇雷擊的現象不稀奇。株洲市氣象局防雷中心副主任胡夏初介紹,位于株洲荷塘區仙庾鎮仙庾嶺上的石塔也曾遭到雷擊。原為七級的高塔,1987年因遭雷擊殘存三級,1991年修復為五層石塔,后又得到重新修建。
“尖塔形,容易被淋濕。”胡夏初分析認為,石塔所處的地方一般地勢空曠、位置突出,被雨水淋濕后,雨水形成了導電的通道,由于雷電電流大,發出的溫度可能有上萬度,會引起空氣膨脹,形成巨大的沖擊波。高塔塔基下有金屬物,高塔附近有礦藏、地下水等,這些也是可能引起雷擊的原因。
近幾年花炮廠屢遭雷擊
“那是最嚴重的一次。”在胡夏初的記憶中,株洲醴陵泗汾鎮曾在上世紀90年代末發生過一次雷擊。當時是放學時間,遭遇暴雨后,有學生和路人擠在一棟矮房下躲雨,不幸被閃電擊中,當場造成8人死亡。
“主要是沒有防雷意識,沒有安裝任何防雷設施。”株洲市氣象局防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株洲市近年來也發生了較多的雷電災害事故。而從2008年至2011年,基本每年都有醴陵的花炮廠遭受雷擊的事故發生。
株洲雷暴多出現在夜間
株洲全年的打雷情況怎樣?胡夏初介紹,這需要看株洲的雷暴日,雷暴日是指某地區一年中有雷電放電的天數,一天中只要聽到一次以上的雷聲就算一個雷暴日。
據胡夏初提供的數據顯示,從1980年至2006年株洲各月的平均雷暴日數來看,3月至8月的雷暴日數,占了全年的85%以上。
“株洲市區年平均雷暴日約為50天,屬多雷區。”胡夏初稱,防雷中心經過分析,發現株洲雷暴的日變化特征是:雷暴多出現在夜間,而上半夜雷暴發生的次數最多,下半夜次之,上午最少,下午逐漸增多。
責任編輯:[科比特防雷]
------版權所有http://www.0852zy.com(轉載請注明出處)
同類文章排行
- 關于科比特元旦放假通知
- 西安“雷公”夜夜發脾氣 提醒:市民防雷要注意
- 烏魯木齊防雷裝置弄虛作假最高罰10萬元
- 廣西去年閃電近60萬次 防雷成效顯著
- 貴州梵凈山金頂遭遇雷擊 32人不同程度受傷
- 陸武成陪同鄭國光榆中調研:把榆中站建成氣象科普基地
- 與雷電共舞11載
- 城市居住安可無恙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