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3動車事故調查報告已提交國務院 雷擊說獲證實
字號:T
|T
作者:[貴州科比特防雷產品部]
人氣:
發表時間:2019/1/5 15:26:48

事故調查報告已提交國務院審批
7月28日,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國務院調查組第一次會議上,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王德學表示,調查組要在9月15日之前形成書面調查報告,爭取在9月中旬向社會公布調查結果。
9月15日是形成書面報告的最后期限,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從調查組一名專家處獲悉,實際上該事故的書面調查報告已經完成,并于日前提交國務院審批,只是具體公布時間尚未確定,“何時發布將由國務院決定,還是比較慎重的”。而調查組另一專家則表示,報告公布日期將在9月下旬。
一名接近調查組的人士指出,調查報告制作和批復背后的復雜性在于管理責任的界定,由于事故暴露出上海鐵路局應急處理體系的薄弱環節及管理體系的混亂,牽涉到列車調度人員、車站值班人員、電務、工務等各個環節,“管理責任界定也是矛盾最集中的地方”。
此外,業內人士指出,由于涉及高鐵技術,調查結果或將對未來中國高鐵軟硬件出口造成影響。
雷擊說法獲證實
據第一財經日報消息,一位調查組人士表示,調查組報告已經遞交至國務院,“雷擊破壞設備”的說法再次得到證實,同時管理問題也被確認,車站值班人員、電務等都有責任。
“雷擊破壞了設備,列控設備的板出了問題,被擊穿了。”上述人士稱,自然災害的因素是造成此次災難的重要因素。
他表示,當天的天氣也很特殊,7分鐘有100多次雷擊,在溫州當地也屬罕見。“沒有這么大雷擊的話設備是可以用的,現在有50多個車站都還在用。”他說。
公開報道顯示,7月28日于溫州召開的“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組首次全體會議上,鐵道部副部長彭開宙曾表示,全國鐵路和溫州南站使用同類信號設備的共有58個車站、18個中基站。
遭遇雷擊發生故障的信號設備,經歷了調查組的模擬試驗。但雷擊損壞設備并不會直接導致列車追尾。西南交大交通運輸學院院長彭其淵稱,此類設備都遵循“故障導向安全”原則,“(設備受到)損害的話,應該是要導向停車的,任何故障情況下都應該是如此。”
在“7·23”事故中,這一原則卻未能起作用。
上述調查組人士稱,鐵路系統還是存在管理問題的,車站值班員、電務都有責任,應該把車停下來修,但卻是邊修邊開,還沒來得及修好就出問題了。
8月25日,安監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接受媒體專訪時,曾明確指出了溫州南站電務的責任。“信號系統當時有問題,沒有正常顯示。但溫州南站電務值班人員未按有關規定及時匯報,未進行故障處理,沒能有效防止事故的發生。”
這一表態引來了該電務段員工的強烈反彈。他們發表公開信稱,“未進行故障處理”與事實不符,當時電務值班人員正根據車務登記的2個軌道電路區段故障進行故障處理。而“未按規定進行及時匯報”是職責混淆,此外“當時上海鐵路局全路調控圖也沒發現故障信號,屏幕沒有顯示故障”也有失公正。
黃毅8月22日曾表示,將在認定事故性質、原因之后再加以確認這次事故的直接責任、間接責任、領導責任。目前,官方尚未公開責任認定和劃分。
南車北車兩天連曝兩起動車故障
據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消息,兩天時間里,京滬高鐵及京青動車線上連曝兩起因動車故障而引發的“換車”事件。據了解,證實故障列車同時涉及中國南車(601766,股吧)和中國北車(601299,股吧)。其中,京滬G14次故障列車為中國南車造CRH380AL系列,京青D337次則為中國北車造CRH5型車。截至9月15日,兩大動車制造集團以及上海鐵路局、北京鐵路局均未對故障具體原因作出回應。
涉及中國南車CRH380AL系列的故障事件發生于9月13日京滬G14次(上海虹橋-北京南),該車在虹橋站發車時即遭遇車輛故障,全車旅客耽擱了40分鐘后被要求換乘備用車。據公開信息,當時有鐵路工作人員解釋,是該趟列車的底盤發生了故障,導致列車無法正常運行。
9月15日,一位第三方鐵路技術人員稱,動車組的“底盤”準確來說是“轉向架”,是動車組最核心的部件,因為轉向架除了承擔車體的全部重量,更重要的是承擔動車組的高速運行任務。他坦言,相比之下,轉向架部件更具重要性。
不過,南車一位知情人士否認了“底盤故障”的說法。據稱,其“故障”列車經回庫檢查“一切正常”,事件應為人為判斷失誤所致。上海鐵路局新聞科相關人士在要求發去采訪傳真后,也未對是否為“底盤”問題作出回應。
在CRH380AL事故發生的次日,北京至青島的D337次動車發生故障,涉及列車為中國北車CRH5型動車。據悉,這趟車行駛途中因故障多次停車,行至天津南站時乘客被要求下車,換至另一輛列車,后晚點40多分鐘到青島。北京鐵路部門當時對此的解釋為“設備故障”。
此前,中國北車全面召回京滬高鐵CRH380BL動車組,主要是因連續發生熱軸報警誤報、自動降弓、牽引丟失等故障。
CRH380為京滬高鐵運營的主力車型,自中國北車CRH380BL全面召回之后,目前京滬高鐵上運行的67列動車組均為中國南車研制的CRH380A(L),主要由青島四方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生產。
背景資料:7·23動車事故簡報
2011年7月23日晚上20點30分左右,甬溫線永嘉站至溫州南站間,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車與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目前事故原因尚未徹底查明。截至7月29日,事故已造成40人死亡(有數名外籍人士),200多人受傷。溫家寶總理2011年7月28日10點左右來察看“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現場并召開中外記者會。7月29日,事故遇難者家屬和親友等來到事故現場舉行悼念活動。遇難人員賠償救助標準由50萬元提升為91.5萬元。
國務院“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組組長駱琳28日表示,事故原因調查全面展開,調查結果爭取于9月中旬向社會公布。 該調查組全體會議28日在溫州宣布了調查組組成人員名單,并明確了調查組的主要工作職責。
責任編輯:[科比特防雷]
------版權所有http://www.0852zy.com(轉載請注明出處)
此文關鍵字:移動防雷,貴州機房防雷,貴州煤礦防雷,貴州防雷資質,貴陽防雷,貴州防雷,貴州防雷公司,貴州防雷工程,防雷工程公司
同類文章排行
- 重慶市局召開自然災害趨勢分析會商會
- 空調外機遭雷擊 因為離地太高了
- 威海防雷專家告訴你:11條防雷電要訣
- 延長:政府要求加強防雷減災和雷擊風險評估
- 雷電災害能否變“害”為“利”
- 北方旱區再度降雪 未來一周氣象干旱仍將維持
- 媒體報道新聞
- 南充營山縣完成學校防雷設施設備安全檢查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