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市氣象局防雷中心再次發布信息,提醒各單位和市民:在雷電高發季節,一定要注意正確防雷,及時檢修和完善防雷設施。若發生雷電災害,應及時撥打市氣象局雷災報警電話。 最強 3天時間雷擊1.6萬次 “每年5月到9月,是雷雨的盛發期。但今年的雷電太頻繁了,而且雷擊強度大。”17日,市氣象局防雷中心主任楊洪明說。 7月15日凌晨,一道道刺眼的閃電劃破斗城夜空,我市史上罕見的強雷暴天氣就此誕生。在短短3天時間內,我市發生了16058次雷擊閃電,最大閃電強度達135.3KA,是我市歷年來罕見的強雷暴天氣,“去年一年才2.1萬次,今年截至目前就達到3.2萬次,平均每天就有150多次……”楊洪明說。 數據 悲劇全部發生在農村 市氣象局防雷中心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自2002年以來,雷電致使我市7死1傷,且全部發生在農村;2006年至2008年,雷電造成我市經濟損失500多萬元;2009年達到了400多萬元。近年來,我市幾乎每年都要發生不同程度的雷擊現象: ——7月15—17日,市城區城南35KV龍金線遭受雷擊,金梅、環城2個變電站停止運行,城南大面積停電;天宏紡織、川中油礦及部分市民家,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雷擊; ——2009年6月27日,新勝小學教師宿舍遭受雷擊,一層青瓦房屋脊被雷電撕開一個缺口,直接經濟損失4萬元左右; ——2008年8月1日,船山區龍坪辦事處清凈寺村部分住戶家用電器遭受雷擊,村民呂家和被雷電擊傷。同日,市城區某配氣站遭受雷電襲擊; ——2007年5月30日,射洪縣柳樹鎮一位農民被雷電擊死; ——2006年5月21日,蓬溪縣中學第一、二棟職工宿樓遭受雷擊。8月12日,大英縣電信公司、廣電局、大英中學、縣公安局等單位遭受雷擊。…… 根源 市民防范意識不到位
平均每天約152次 今年雷電頻繁“登潮
最新統計資料表明,雷電損失已上升到自然災害的第三位。去年遂寧市雷電次數達到了21000多次,經濟損失達到了400多萬元,今年已發生了32000多次。當前,正是雷電高發季節。如何正確防雷成為當前的一個熱門話題。
“這個樓是上世紀70年代修的,住了30多年,都沒安裝避雷針。”在采訪中,市城區南小區王姓老人說。他稱,避雷針只有高樓才需要,他和鄰居們都沒有裝。
記者發現,自建房屋大多沒有按規定裝設避雷裝置,引入住宅的電源線、電話線、電視信號線有的沒有按要求接地線,有的暴露在外,室外天線沒有接避雷器而直接進入室內。
“近幾年來,發生雷擊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市民防范意識差,防范雷電的措施和方法不到位,從人員傷亡多發生在農村,這也就印證了這一點。”楊洪明說,按照《四川省雷電災害防御管理》規定,新建、擴建、改建的建(構)筑物和其他設施安裝的雷電災害防護裝置,應當符合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使用要求,并由具有相應防雷工程專業設計和施工資質的單位承擔設計和施工。
鏈接:雷電時這些事不要做
夏季是雷暴、閃電盛行的季節,市氣象局防雷中心提醒市民若遇雷雨天氣時,應正確對待,如發生雷電災害,請及時與市氣象局或有關部門聯系,或撥打市氣象局雷災報警電話:2251420。
在室外,遭遇雷電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如果幾個人在一起的話,應分別選擇最低處,保持較大距離并腳蹲下,卸去身上所帶的金屬物品。與電線桿、高塔、大樹、煙囪等高大物體保持2米以上距離。不要靠近墻根及避雷針的接地裝置,也不要接觸金屬管線、電線、火車軌道,不要騎自行車,在水面上作業、游泳時應迅速上岸。
在室內,若遇到強雷雨時,應迅速關好門窗,并遠離門窗、電器設備和易導電的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