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響雷擊壞200多臺電器》后續
昨天,本報報道了寧海縣大佳何鎮溪下王村近一個月連遭4次雷擊,上周日下午更是有200多臺電器被擊壞的事件。
昨天上午,寧海縣氣象局防雷辦潘主任到實地勘察后,分析了雷擊的成因。寧波市防雷中心的胡主任也對8月14日的雷擊事件進行了分析,認為村中避雷設施不完善是一個主要原因。
實地勘察發現兩個問題
昨天上午,寧海縣氣象局防雷辦的潘主任和工作人員一起,到大佳何鎮溪下王村進行了實地勘察。她說,村子里電線凌亂、沒有防雷設施,是招致雷擊的兩個因素。
“村子里的電纜、電線拉得很亂,沒有把線路隱蔽起來。”潘主任還到太陽能熱水器被雷擊壞的農戶家中查看。“是雜牌太陽能熱水器,沒有接地線。”潘主任說,好的太陽能熱水器應該有接地裝置,沒有接地線的太陽能熱水器相當于一個裝在屋頂上的引雷裝置。
“初步分析,信號線和電源線是這次雷擊中雷電的主要路線。”潘主任說,她去修理店查看了幾塊被雷擊壞的電路板,發現斷路的多,燒壞的少。
雷區并不是固定不變
由于村里的空調等電器增加了,原有供電線路的負荷不能滿足用電需求,因此溪下王村目前正在進行電網改造。電網改造至今仍在施工中,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而這一個多月里,村里連遭雷擊。因此,有村民懷疑,電網改造與雷擊事件有關。記者從原大佳何鎮供電營業所林所長處了解到,溪下王村的電網改造后仍是架空搭設電纜。
“架空線確實可以引雷,對雷電的防護能力也較差。”寧波市防雷中心胡主任告訴記者,有線電視線、網線、高壓電線等容易引來感應雷。
不過胡主任也說,架空搭設電線和雷擊事件之間,有一定關系,但并非必然關系。“今年我市的雷暴活動較頻繁,8月份以來就已經監測到5次雷暴。反常的氣候是雷暴發生的一大原因,大佳何鎮以前雖然不是雷區,但雷區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大佳何鎮近來就表現出了雷暴增多的趨勢。
避雷設施不完善是主因
記者從寧波市防雷中心獲悉,在8月14日當天,我市共發生閃電1368次,其中11:00-12:00是閃電發生的鼎盛時期,主要集中在寧海縣境內,共有619次閃電。而此次影響我市的雷暴過程中最大負地閃于11:11出現在寧海縣馬岙鄉東北部,強度為-153KA(KA即雷電流強度),大佳何鎮正好就位于馬岙鄉東北部區域。
“避雷針一定要裝,這可以極大地減少雷擊事件的發生。”胡主任說,除了大佳何鎮,寧波、杭州等地發生過很多次類似事件,雷災真正的危害并不大,關鍵是要裝好避雷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