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形勢嚴峻
20世紀末,雷電災害被聯合國列為最嚴重的十大自然災害之一,對人類活動和生命安全造成較大威脅。浙江省臺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是雷電多發地區,每年4-9月是雷電多發季節,其中6-8月是臺州雷電高發月份,其間發生的地閃次數占全年的八成以上。
雷電帶給人類的危害便是雷擊。
2004年,臨海市杜橋鎮“6·26”雷災造成17人死亡、13人受傷。
2007年6月22日下午,椒江區一個220千伏變電所多次被強雷電擊中,造成椒江大范圍停水停電,海正藥業[36.00 1.27% 股吧 研報]因突然停電造成藥物和設備報廢,直接經濟損失達500多萬元。
2011年“7·23”動車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誘因也是雷電把甬溫線一處鐵路地面設備保險打斷。
另據人保財險臺州市分公司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該公司共接受雷擊災害報案15起,直接報損金額逾150萬余元。
保險業強化防雷社會管理
防雷安全工作關系到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2011年7月11日,中國氣象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新的《防雷減災管理辦法》,并于9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旨在加強雷電災害防御工作,規范雷電災害管理,提高雷電災害防御能力和水平,保護國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防雷安全工作,將其納入“平安浙江”建設考核體系,要求各地各部門從建設“平安浙江”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防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性,進一步抓好防雷安全工作。此舉是“保增長、抓轉型、重民生、促穩定”的具體部署,是從源頭管理上嚴把防雷安全關,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具體舉措。
2011年8月22日,人保財險臺州市分公司作為保險行業代表,與臺州市氣象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保險業務防雷減災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強化防雷社會管理,努力減少雷電造成的損失,這也是該公司探索推進公共服務的新舉措。
《通知》規定,一是當人保財險接到雷災報告后,立即通知當地氣象局,與氣象局一起派人趕赴事故現場進行調查。二是事故調查后一周內,人保財險將雷災估損清單報氣象局,氣象局將無償把雷災分析原因及整改建議報人保財險和事故單位或個人。三是人保財險根據氣象局的整改建議,要求事故單位或個人遵照國家有關防雷減災的規定,做好整改工作,避免或減少雷電再次造成損失。四是發生重大雷災事故,氣象局向當地政府報告雷災分析原因和處理意見。五是雙方建立聯系人制度,確定專人負責日常雷電災害事故的溝通聯系。
業內人士認為,保險公司與氣象局的合作對加強防雷社會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是可較準確掌握雷災情況,人保財險雷災信息來自投保單位,報災快、數據準,能為政府和有關部門科學制定防雷政策和采取措施提供依據;二是通過查找致災原因,敦促受災方及時進行防雷整改,采取相應措施“亡羊補牢”,提高抗雷電風險能力,減少或避免國家、個人財產以及保險公司的更大損失;三是大量的雷災調查工作有利于促進防雷技術人員水平提升和實踐經驗的積累,有效提高臺州防雷減災水平。
防雷工作成效漸顯
2011年8月24日,臺州市大陳島區域發生短時強對流天氣,引發雷電現象,人保財險臺州市分公司一承保單位的通訊基站發生雷擊事故。接到報案后,鑒于事故發生地地處沿海島嶼,查勘人員無法即時登島的情況,人保財險臺州市分公司按照《通知》的預案要求,在告知受災單位保存事故現場的同時,立即與臺州市氣象局取得聯系,借助其在島上氣象站的人員力量趕赴現場進行查勘,在第一時間掌握了災情的一手資料。
在隨后展開的聯合調查工作中,臺州市氣象局根據現場雷擊情況,判定此次事故系通訊基站旁邊一民房屋頂的太陽能熱水器引發,該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位置高于民房建筑物高度,且該民房未安裝避雷針,太陽能熱水器成為事實上的避雷針;而該通訊基站的通訊天線高度恰好又高于民房屋頂上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位置,導致了該通訊基站成為此次雷擊事故的受害者。
事故發生后,人保財險臺州市分公司在快速開展理賠工作的同時,根據氣象部門的雷災分析報告,及時向政府相關部門告知事故成因,建議區域農房開展類似情況排查(人保財險臺州市分公司為該地區提供政策性農村住房保險保障),切實防止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
家財險可防范雷擊損失
從老百姓安居的角度看,雷擊給家庭財物造成的損失較多,而此類損失,可通過投保家財險及其附加險加以防范。當發生雷擊事故后,投保人除及時報案外,應盡量保留事故痕跡,必要時聯系氣象部門出具證明,作為事后理賠的依據。此外,人身險已經將雷擊等自然災害造成的人身意外事故納入了投保范圍,購買人身險的投保人如遭遇雷擊導致身故或受傷,皆可獲得理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