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和男朋友在廣州塔頂乘坐摩天輪感受浪漫時刻的張小姐,在一聲驚雷之后被撂在440米高空。驚嚇之余她用手機在微博上大喊“救命”。事后廣州塔方面解釋為人工關停,廣州塔防雷系統設計師表示,廣州塔防雷設計超過了一般建筑,部分設備防雷能力達到與軍火庫的同等水平。
每當有雷雨出現時,很多廣州市民就會看到600米高的廣州塔與一條“火龍”對接的震撼畫面。不少市民以為這是雷電擊中了廣州塔,其實是廣州塔依靠防雷裝置將雷電化解了。
廣州塔防雷系統設計師、廣州市設計院高級工程師林佩仰特別強調:那是“接閃”而不是“遭雷擊”。他解釋,“接閃”是建筑物和雷電的主動接觸,不會造成損失;而“遭雷擊”則是建筑物被雷攻擊,會造成損失。
廣東省防雷中心陳綠文博士說,廣州塔所處區域屬于強雷暴區,而產生雷電的積雨云層的高度是500米至800米。在雷雨天氣里,高達600米的廣州塔上端正好位于雷云內部,加上尖端放電效應,廣州塔在積雨云到來時,頻繁“接閃”不可避免。
林佩仰介紹,業主單位請防雷專家專門為廣州塔制定了一整套防雷保護措施。塔頂天線桅桿上專門安置了防雷接閃裝置,并在塔身頂部設計了避雷網格,和塔身金屬鋼外筒、塔底的接地網格共同組成雷電的傳導線路。即便發生直擊雷電也不會對塔身造成傷害。
為防止廣州塔的側面被側擊雷擊中,塔身的各樓層金屬欄桿、金屬門窗和玻璃幕墻等直接跟塔身的防雷裝置聯結,確保側擊雷帶來的電流也可以順著防雷裝置被引到地面。
而雷電所帶來的電磁脈沖對塔內電子設備也會帶來干擾,使塔內的火災報警及聯動系統、公共廣播系統、計算機網絡、通信網絡、有線電視網絡失靈,為此,塔內的各種電子設備也分別采取了接地、屏蔽、安裝電涌保護器等措施。
“廣州塔的防雷設計超過了現有建筑防雷技術標準的要求,部分設備的防雷能力甚至達到了軍火倉庫的程度。”林佩仰說。
廣州新電視塔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梁碩說,為防止乘坐摩天輪的乘客遭到雷擊,廣州塔塔頂還特別委托廣東省防雷中心為摩天輪研發了一套雷電預警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