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老虎”惹不起但躲得起
字號:T
|T
作者:[貴州科比特防雷產品部]
人氣:
發表時間:2019/1/5 17:18:21
今年雷電高發季來臨前,本報記者即特別專訪了省防雷中心程向陽副主任,為市民詳解“防雷寶典”。昨天,剛剛從天柱山雷擊事故現場趕回來的程向陽再度接受本報專訪,深入解答市民關心的防雷問題。
●沒有一種設備能百分百防雷
問:現在大家比較關心的是,風景區如果安裝了防雷裝置,是不是就能保證游客的安全?
答:防雷裝置的國家強制性規范是要求“減少或避免”雷擊風險,而不是“保證防雷”。
遇到雷擊時,安裝了防雷裝置的景區遭雷擊風險相對較小,但也不能“包”防雷,舉個例子,景區安裝了防雷裝置,但游客登到海拔最高處的山峰,或是在湖心劃船,那么遭遇雷擊的風險仍然非常大。
●“驢友”更需關注天氣變化
問:除了防雷裝置外,景區的雷電預警能保證及時發送嗎?
答:現在景區的雷電預警有多種形式,具體要根據各景區的自身特點來發布,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廣播,前兩天我們上天柱山的時候,就在纜車里聽到了雷電預警,但是廣播也不能保證送達每位游客,像那些散落在深山里的“驢友”,就很難保證能收聽到,所以“自由行”的游客們更需要自覺提前關注天氣預報,現在手機都可以訂閱天氣預報,也很方便,自己多關注天氣變化,比依賴景區預警更靠譜。
●雷雨天不宜觀光山河湖海
問:夏季是否不宜出游?
答:暑期恰恰是旅游旺季,即使不出去旅游,放了假的同學們也喜歡去市內的公園游玩,劃劃船,釣釣魚,散散心,但在有雷電預警的天氣,請盡量不要外出。如果萬一雷電發生時已在旅途中,請放棄登高、遠離水面,因為高處和水面都易遭雷擊,已在山峰上的請遠離大樹、巖石、帶有巖縫的巖洞、金屬護欄和其他金屬物(如同心鎖等),觀景平臺不能逗留,而在水上的請盡快上岸,并遠離岸邊,水和土交界的地方也易受雷擊。在公園里也請不要乘坐可能到達“最高點”的摩天輪。
●打雷時請盡量“低調做人”
問:總之原則是“縮”,盡量“龜縮”自己?
答:從自然規律上講,雷電喜歡找最高或者說最“惹眼”的事物,所以在戶外遇雷電時請切記一個原則:盡量降低自身高度。但是“縮”也有講究,躺著也不行,最好的辦法是兩腳并攏蹲下、蜷縮身體,在空曠地把傘扔了更安全,切莫揮動高爾夫球桿或是羽毛球拍,不要使用釣竿,扁擔和鋤頭暫時放掉,但是也不能“縮”在大樹邊,不能縮進孤立的建筑物里,像鄉村的小雨棚其實是很不安全的,不要手拉手,也不能狂奔,總之,遇到雷電時當個低調的“縮頭龜”是聰明的選擇,而做個高調的“富蘭克林”則是非常不理智的。
問:那么,高層建筑的雷擊風險一定比低矮樓房大?
答:恰恰相反。近年來新建的高層住宅樓和辦公樓等,因為企業和市民的防雷意識增強,絕大多數防雷措施都比較到位,現在比較令人擔憂的倒是一些七八十年代建筑的老房子,有些沒有防雷裝置,有些防雷裝置已老化,上了銹的避雷帶不一定能避雷。不管老房新房,矮樓高樓,最穩妥的辦法還是進行請有資質的專業企業進行防雷年檢,有需要可向當地防雷機構咨詢。
●易燃易爆場所應半年一檢
問:在生產領域內,企業的防雷有無規范?
答: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安徽省防雷減災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以下場所和設施必須安裝防雷裝置: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規定的一、二、三類防雷建筑物、構筑物;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物資的生產、儲存、輸送、銷售等場所和設施;電力生產設施和輸配電系統;計算機信息系統、通訊設施、廣播電視設施、自動控制和監控設施;國家規定應當安裝防雷裝置的其他場所和設施。上述場所和設施的防雷裝置實行定期檢測制度,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物資的生產、儲存、輸送、銷售等場所和設施的防雷裝置檢測周期為每半年一次,其他為每年一次。
問:老企業一般有存檔,但現在新建的項目這么多,到處是施工地,管理起來也非易事?
答:按照規定,所有新建項目在開工前應向有關部門咨詢,并在施工前辦理相關手續,對所有上報的防雷設計方案,我們會進行技術審查,并提供跟蹤服務。在這里要呼吁一下,希望所有施工單位都能重視防雷工作,老企業請定期預約防雷年檢,新項目請預先咨詢。
●防雷標準“就高不就低”
問:防雷標準是否存在地方性差別?
答:防雷標準是以“國標”為原則,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來制定的。我國南方地區雷電比北方相對較多,南方各省的防雷標準肯定比“國標”更嚴格。防雷標準“就高不就低”,比如規定一年一檢的,半年一檢未嘗不可,但兩年一檢是不允許的,又比如,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規定的二類防雷建筑物,可以按一類的標準進行防雷設計,但不能按三類的標準設計。
●防雷原理世界各地都大同
問:防雷裝置是否國內外有別?
答:無論國內外,防雷的原理是相同的,就是富蘭克林的避雷針原理,像現在常用的避雷針、避雷線、避雷網和避雷帶,都是利用其高出被保護物的突出地位,把雷電引向自身,然后通過引下線和接地裝置,把雷電流泄入大地,以此使被保護物免受雷擊。在我國,防雷行業和技術起步較晚,1980年代末期才有第一家防雷企業誕生,本世紀初,我國先后頒布了兩大防雷通用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和《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防雷技術逐步發展成熟。近年來,我國專家還進行了新一代“智能避雷技術”的探索。我省也有一些生產防雷產品的企業,但是在購買產品時一定要注意生產企業是否具備相應的資質。
●沒有一種設備能百分百防雷
問:現在大家比較關心的是,風景區如果安裝了防雷裝置,是不是就能保證游客的安全?
答:防雷裝置的國家強制性規范是要求“減少或避免”雷擊風險,而不是“保證防雷”。
遇到雷擊時,安裝了防雷裝置的景區遭雷擊風險相對較小,但也不能“包”防雷,舉個例子,景區安裝了防雷裝置,但游客登到海拔最高處的山峰,或是在湖心劃船,那么遭遇雷擊的風險仍然非常大。
●“驢友”更需關注天氣變化
問:除了防雷裝置外,景區的雷電預警能保證及時發送嗎?
答:現在景區的雷電預警有多種形式,具體要根據各景區的自身特點來發布,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廣播,前兩天我們上天柱山的時候,就在纜車里聽到了雷電預警,但是廣播也不能保證送達每位游客,像那些散落在深山里的“驢友”,就很難保證能收聽到,所以“自由行”的游客們更需要自覺提前關注天氣預報,現在手機都可以訂閱天氣預報,也很方便,自己多關注天氣變化,比依賴景區預警更靠譜。
●雷雨天不宜觀光山河湖海
問:夏季是否不宜出游?
答:暑期恰恰是旅游旺季,即使不出去旅游,放了假的同學們也喜歡去市內的公園游玩,劃劃船,釣釣魚,散散心,但在有雷電預警的天氣,請盡量不要外出。如果萬一雷電發生時已在旅途中,請放棄登高、遠離水面,因為高處和水面都易遭雷擊,已在山峰上的請遠離大樹、巖石、帶有巖縫的巖洞、金屬護欄和其他金屬物(如同心鎖等),觀景平臺不能逗留,而在水上的請盡快上岸,并遠離岸邊,水和土交界的地方也易受雷擊。在公園里也請不要乘坐可能到達“最高點”的摩天輪。
●打雷時請盡量“低調做人”
問:總之原則是“縮”,盡量“龜縮”自己?
答:從自然規律上講,雷電喜歡找最高或者說最“惹眼”的事物,所以在戶外遇雷電時請切記一個原則:盡量降低自身高度。但是“縮”也有講究,躺著也不行,最好的辦法是兩腳并攏蹲下、蜷縮身體,在空曠地把傘扔了更安全,切莫揮動高爾夫球桿或是羽毛球拍,不要使用釣竿,扁擔和鋤頭暫時放掉,但是也不能“縮”在大樹邊,不能縮進孤立的建筑物里,像鄉村的小雨棚其實是很不安全的,不要手拉手,也不能狂奔,總之,遇到雷電時當個低調的“縮頭龜”是聰明的選擇,而做個高調的“富蘭克林”則是非常不理智的。
問:那么,高層建筑的雷擊風險一定比低矮樓房大?
答:恰恰相反。近年來新建的高層住宅樓和辦公樓等,因為企業和市民的防雷意識增強,絕大多數防雷措施都比較到位,現在比較令人擔憂的倒是一些七八十年代建筑的老房子,有些沒有防雷裝置,有些防雷裝置已老化,上了銹的避雷帶不一定能避雷。不管老房新房,矮樓高樓,最穩妥的辦法還是進行請有資質的專業企業進行防雷年檢,有需要可向當地防雷機構咨詢。
●易燃易爆場所應半年一檢
問:在生產領域內,企業的防雷有無規范?
答: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安徽省防雷減災管理辦法》明確規定以下場所和設施必須安裝防雷裝置: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規定的一、二、三類防雷建筑物、構筑物;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物資的生產、儲存、輸送、銷售等場所和設施;電力生產設施和輸配電系統;計算機信息系統、通訊設施、廣播電視設施、自動控制和監控設施;國家規定應當安裝防雷裝置的其他場所和設施。上述場所和設施的防雷裝置實行定期檢測制度,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物資的生產、儲存、輸送、銷售等場所和設施的防雷裝置檢測周期為每半年一次,其他為每年一次。
問:老企業一般有存檔,但現在新建的項目這么多,到處是施工地,管理起來也非易事?
答:按照規定,所有新建項目在開工前應向有關部門咨詢,并在施工前辦理相關手續,對所有上報的防雷設計方案,我們會進行技術審查,并提供跟蹤服務。在這里要呼吁一下,希望所有施工單位都能重視防雷工作,老企業請定期預約防雷年檢,新項目請預先咨詢。
●防雷標準“就高不就低”
問:防雷標準是否存在地方性差別?
答:防雷標準是以“國標”為原則,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來制定的。我國南方地區雷電比北方相對較多,南方各省的防雷標準肯定比“國標”更嚴格。防雷標準“就高不就低”,比如規定一年一檢的,半年一檢未嘗不可,但兩年一檢是不允許的,又比如,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規定的二類防雷建筑物,可以按一類的標準進行防雷設計,但不能按三類的標準設計。
●防雷原理世界各地都大同
問:防雷裝置是否國內外有別?
答:無論國內外,防雷的原理是相同的,就是富蘭克林的避雷針原理,像現在常用的避雷針、避雷線、避雷網和避雷帶,都是利用其高出被保護物的突出地位,把雷電引向自身,然后通過引下線和接地裝置,把雷電流泄入大地,以此使被保護物免受雷擊。在我國,防雷行業和技術起步較晚,1980年代末期才有第一家防雷企業誕生,本世紀初,我國先后頒布了兩大防雷通用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和《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防雷技術逐步發展成熟。近年來,我國專家還進行了新一代“智能避雷技術”的探索。我省也有一些生產防雷產品的企業,但是在購買產品時一定要注意生產企業是否具備相應的資質。
責任編輯:[科比特防雷]
------版權所有http://www.0852zy.com(轉載請注明出處)
下一篇:事故動車 防雷技術沒過關上一篇:“應采用現場模擬查找事故起因”(2)
此文關鍵字:移動防雷,貴州機房防雷,貴州煤礦防雷,貴州防雷資質,貴陽防雷,貴州防雷,貴州防雷公司,貴州防雷工程,防雷工程公司
同類文章排行
- 榮成市氣象安監聯合開展食品冷藏業防雷安全大檢查
- 錫林郭勒盟首個自然災害防御手冊發行
- 貴陽供電開展防雷預試及帶電測試工作
- 服務上水平 管理塑形象--廊坊市防雷行政社會化管理工作記略
- 銅仁地區啟動旅游行業防雷安全專項檢查
- 教學樓避雷入地線斷裂失效 小學生室內被雷擊暈
- 海南省開展防雷安全專項檢查
- 包頭首個旗縣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印發